中国名家之书画——金维久
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
———访文化部梅兰芳纪念馆专职画家金士焯(原名金维久)
唯久与我每年都能见几次面,皆因大家都是文化部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是个大城市,即使老友许久不谋面也是平常之事,但每次见他,都能感到他状态与画风的精进!中国有语: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创作就是要在一个状态上!
艺术的高远就在于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但谈到发扬就一定要先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讲究的就是传承有序。
对于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问题,我有幸在本期专栏中与他探讨,与韩国朋友共分享之,希望能让国画之于韩国友人有一个大体的构架:
刘世锋: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有从西方进行置换借鉴的可能吗?
金:表面上看是有的! 比如说:“打轮廓,打形”。也的确能让初学者简单明了的掌握西画的基本艺术规律,比如说:“透视”。像我们这麽大年龄的很多人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一上手学的就是:怎样画几何形体?什么是“透视”?之后的瓶瓶罐罐,石膏头像,一直到人体组合,也总离不了“透视”,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不肯罢休之势。表面上看是行的通的,那么表面之下行吗?
我认为:严格说来,西方的艺术规律在中国画里面是行不通的!就拿“透视”来说,那是有它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哲学之背景的。它所依托的并非单纯的绘画美学,而是在西方的建筑、秩序、数学、哲学的大树上面开出的奇葩。古希腊欧几里得所著之《几何原本》,被尊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宏伟的演绎推理大厦,是世上最美丽的逻辑剧本。号称是一部事物秩序之书,一部空间理性的黑夜之书,一部想探索上帝存在的形式之书。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学素描几何形体、透视,画那些苦躁的瓶瓶罐罐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怎就一句透视了得?同样,中国的文化传统,那些渗透到中国人骨头里的东西,也不是西方人简简单单就能弄明白的。比如说妇孺皆知的梅、兰、竹、菊;渔樵隐逸,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不简简单单的一个“透视”!没了那种统照寰宇的心胸,散淡逍遥的心态,山水画也就不能成为山水画。从这样的心态需求下所产生出来的对山水画要求“盖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刘世锋:你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跟韩国朋友们分享:我有一个朋友是雕塑家,受托于一个企业家的儿子在其死后为其塑像,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去了一次他的工作室,雕塑家共塑了3个人像,其中最不象照片的那一个塑像反而让企业家的儿子激动的留下了眼泪。其实艺术不同于其他存在的主旨便是从“形”到“神”的升华。记得当时我说过一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其实身份证件上的照片是一个最写实的自己而人们都常常认为这个照片是很不象自己的。
金:神似是技术升华为艺术的重要途径,是作品将生活素材演化为艺术境界的重要环节,是艺术家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发挥的重要基础,是对客观事物再认识的深化过程。
画家简介及近期动态:
金士焯
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室。0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班;
2001年,文化部与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首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
获优秀奖,作品被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收藏;
2001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五届新人新作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5年,为美国哈里伯顿石油公司制作巨幅《仕女图》,并由公司出版《金维久山水花鸟作品集》
2007年,中韩艺术交流展,在韩国首尔墨山美术馆展出。
2008年,参加韩国当代艺术大展,在韩国首尔展出;
2009年8月,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和平美术大展”,获优秀奖。
相关阅读:
上一篇: | 中国名家之书画——李羊民 |
下一篇: | 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