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国产生活片的走向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0 更新时间:2011/5/4 8:13:42 文章录入:sfwh |
|
《杜拉拉升职记》不是国产片西化的第一部了,之前的《疯狂赛车》已是copy(复制)至极了。去电影院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加热衷于国外大片,若是学些好的制作元素和剪辑手法当然也是国产电影的一桩乐事呢,但若是过犹不及还是不免遗憾,再怎么说北京的烤鸭抹上美式的黄油也是有些不入口吧!尤其在这个缩略门的当口,从NB公司到演员们满口的C-ENGHISH,再到各类名牌服装、包包和敞篷车的加入,植入广告也有些太杂了吧!除了常常闪回的东三环地标和北京不怎么晴朗的天空其他好像都发生在香港。还是我们在用自己的演员重演哪个国外的生活片?在芭堤雅海滩的一幕和影片结尾部分的戏剧性巧合都是好莱坞早期梦片的翻版,让观者有些腻歪的反刍啊!
3秒以上的性爱镜头加3分钟换一次的服装和时尚元素搭配,这应该是中国国产生活大片向影剧院的必要走向?哈哈!总比看幼稚的《三枪》养眼吧?大家掏钱买电影票怎么也该比家里42寸的电视和音响热闹些吧!这样弄,本人也不多疑义,但生活片相对还是要实际些,杜拉拉从月薪3500—25000元这样的过程里不会一直伴随的都是名牌吧?虽然开篇有些讲杜拉拉的会过日子,但后来越来越走到了顶级的奢侈有些让人费解?估计被用成小驴子一样的升职追求状态下杜拉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研究过于精致的时尚观念吧?电影好看是其一,但相对还是得给国产的生活片留些余地较好,否则一下子都是呼啦啦的一大片有些累眼。
剧本中多个巧合的设计相对模式化,让观众热闹看的多、思考留的少,欠缺深度广度又元素碎杂难有集中看点。这个电影除了看时尚元素就是看各个从智联招聘倒立顿红茶的角落广告,个别欠缺服装搭配和名牌意识的女性到可以集中补补课,但是那些价格不菲的服装和配饰恐怕年薪20万也难以实现的呢!看了也就是看看而已,倒是该片不知为什么要选择芭堤雅做外景,若是选择夏威夷、马尔代夫等地应该更加贴切点才是,芭堤雅的贵族成分还欠缺些,呵呵!
一条爱情线的展示让电影的复杂程度和人性的多面性表现欠佳,难有美国生活片里的大起大落和人情高度。这个片子到底是给谁看的?职场白领?还是时尚达人?这些人的智商尤其情商都不算低的呀,怎么情感戏就那么简单,估计就是大学生的恋爱也不满足于就这样为了一个公司制度爱的如此见不得光?外企的这项制度原是没错,一家人在一个公司确实是有问题,但对于日久生情这个词难道西方人不知道吗?适当的爱恋与结婚的差距大着呢!没有必要用这样一个框就钩住几个简单“隐情族”吧?
如果国产生活片与西方大片借鉴的话不能只是养眼和混搭,而是如何用一个有穿透力的生活故事去挖掘人性、提升人们意识领域的思考和感悟,徐静蕾是个很聪明的女演员,可惜她唯一欠缺的就是确实不会写啊!她的博客已是连流水账都记得不想再记了,现在借壳了一个杜拉拉还是浅了点,虽然听说她也练书法,但导演当的还是差了点古法用笔,若能再历练些、深奥些更好,希望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加有深度的杜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