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桥坚强”与“桥脆脆”的“时代良心”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12 更新时间:2011/7/24 20:31:56 文章录入:admin |
|
农夫买了一盒耗子药,耗子吃了之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农夫找到商人,商人说要抓到耗子用温水送服。农夫照做,耗子照走不误。农夫又找到商人,商人问:“你喂了几次?”农夫答:“一次。"商人说:“你看下说明书,6盒一疗程。”
新华网报:“桥坚强”对垒“桥脆脆”:赢在精神。小女子却以为,输与赢的精神都是时代造成的,而关乎这种民生大事的百年基业,考验的恰是建设者们这一代人的“时代良心”。
为了看海,我搬到了八大峡码头边上的一家海景宾馆,我的窗外就是去青岛黄岛的渡轮,本想可以坐快艇去黄岛,再从黄岛开车回市区、沿途体验一下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风姿……但青岛又在下雾,很大很大的雾,让我几乎分不清窗外的季节,不知道这样的雾天,跨海大桥还是不是还像前几日那个出租司机告诉我的那样:“只要免费,不怕死的多了。”……
先看看这段“核心网事”:钱塘江大桥等被奉为“桥坚强”
面对近期频频发生的塌桥事故,网民“城事不足”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又有网民曝光投资11个亿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三桥),10年维修24次,而与它相隔3公里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54年仍在健康运行。
便是想起今年过年去西湖小住,开车去绍兴的时候,专门去看钱塘美景,旁边高楼林立,据说楼价居全国最高!小女子还没说到立志处,想在那里能奋斗上一套观景小屋呢,已是被“现在新盖的楼哪敢住?”这样的质问给顾自噎住了!!而今再来看这钱塘“二桥”的网上PK。此话实在有理啊:“现实语境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其实,这还是有点“史无前例”的味道,因为即使是“百年不遇”,也是遇到了一个人这辈子没有遇到过的事,出现问题就算不是理所当然,也是难以避免。因此,担当的责任就明显减少,甚至没有责任。与“史无前例”常用作歌颂丰功伟绩不同的是,“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习惯出现在不幸事件中。比如大风吹倒了现代化的建筑;大雨淋坏了先进的电力系统;雷电击毁了高科技的设备。如果把一种自然现象结合现代化设施,后者本来是“史无前例”的——倘若不与国际接轨的话。问题在于,所谓的“百年不遇”或“千年一遇”,指的不是那些“史无前例”的现代化设施,而是自然界的风、雨和雷电。假如这些自然现象也像人一样能说会道,一定会拍案而起,‘老子’几乎与地球同时形成的,难道就百年或千年现身一次?但能说会道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些现代化设施问题的,难道要把功劳变成罪过?……为什么我要说钱塘江大桥是老天爷的一个“伏笔”呢?那就是今天可以用来追索相关部门责任的。处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下的两座大桥,为何一座74年来安然无恙,一座年纪轻轻却“病魔缠身”? ”
有网民为如今的“桥脆脆”树立了一批“桥坚强”榜样: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至今1400年;钱塘江大桥,74年(由于战争原因曾主动断桥11年);武汉长江大桥,54年;南京长江大桥,43年;哈尔滨松花江大桥,110年;宁波奉化江上灵桥,75年,这座桥由德国公司设计,这家公司经历二战,竟仍然保存着灵桥的档案,前不久还寄来文件提醒业主及时维修。
且不再去提小女子家乡这一出献礼工程的“桥段”?“专家”都成了“砖家”,岂是这中国人世代都很在意的“石头”也发生了质变?倒是这大自然的威力渐盛了,还是造桥人的良心“时代不同了”?咱们的高科技和现代化水平哪里去了?!“百年基业”不是“亮丽工程”?造桥人的“良心”决定着一座桥的历史和命运,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与力量的象征啊……它留下了什么?又展示了什么?看到一则网友的给力留言,“那时候建造者要具备以下条件:一:三代是否清白,二:思想觉悟,是否有反党,反共产主意思想,最重要的是否反毛主席的思想存在。第三:技术水平是否过 硬 ……”小女子觉得三条前提好像确实比拉动“GDP”和献礼工程来的动机鲜明吧……!
窗外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海风的声音呼呼地刮过,当我静静地看着那一群群从码头登上船远去的人呀,不知道他们买的都是什么样的套票?……
请链接 网友列举的“桥坚强”榜样
■赵州桥 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至今1400年
■钱塘江大桥 桥龄74年(由于战争原因曾主动断桥11年)
■武汉长江大桥 桥龄54年
■南京长江大桥 桥龄43年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桥龄110年
■宁波奉化江上灵桥 桥龄75年,这座桥由德国公司设计,这家公司经历二战,竟仍然保存着灵桥的档案,前不久还寄来文件提醒业主及时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