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中国名家之收藏——王刚 | |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8 更新时间:2011/4/30 15:29:02 文章录入:sfwh | |
|
|
王刚---戏里戏外说收藏
王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节目主持人和表演艺术家。
王刚是传说中的“收藏大家”,用他的话说:“这个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是一有空,我们就去逛逛。我们还有一个顺口溜,潘家园儿古玩城高碑店儿吕家营儿。其中潘家园儿是一个练眼力的好地方;在古玩城只要细心,你永远能淘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它是全亚洲中国文物最大的集散地;高碑店儿和吕家营儿呢,主要是明清、民国时的一些家具,非常好。”你看,一聊起收藏,他就滔滔不绝了。
他说的“我们”,自然是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五月槐花香》的编剧邹静之和作家龚应恬,经常一个电话三个人就相约而往。至于瓷器方面,自己的“密友”则是在古玩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馆长马未都。
以京城古玩业为背景的电视剧《五月槐花香》,曾在京城掀起了一股古玩热潮。这自然跟这部剧的创作班底有着直接的关系。戏里戏外,王刚经常运用自己的古玩知识,给剧情“挑错儿”。书里描述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着道具,所以剧组就不得不为现有的道具,设计配上新的台词。
“有很多时候,他们都拿错了玉,我也会指出来。因为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青玉、白玉、墨玉,后来把翡翠也算进去了。软玉和硬玉有区别……”。你看,他又滔滔不绝了。
收藏圈里的人都知道王刚长于瓷器,编剧邹静之就透露过:“王刚收藏瓷器现在已经非常专业,堪称演艺圈中的专家。他最近刚捡了个漏儿,收到一件非常满意的瓷器。有时自己遇到看不准的东西,还常请王刚帮着看看。”
自《宰相刘罗锅》之后,清代权臣和珅几乎就成了王刚的“专利”。能淘换到和珅的遗物,也总是能让王刚兴奋好久。一次,王刚拍到了一则和珅给乾隆帝的奏折。奏折有段内容非常有趣:当时正值乾隆第六次南巡到江宁(今南京),突得快马急报,喜得第五世孙。为此,王刚查了三个晚上的清史稿,断定历史上确有此折,又到历史档案馆找到和珅奏折的照片。最终确定奏折是真迹,令王刚大喜。200多年后,一个演和珅的人,得到了200多年前他的奏折,这真是缘分。这份奏折,他一直视若珍品,一有空暇就拿出来慢慢揣摩。
提起王刚,人们立刻会想起他演得入木三分的和珅,以及他多年前配音的《夜幕下的哈尔滨》等,殊不知,如今他这个古董收藏爱好者,已经把这个“副业”经营成为“正业”,他现在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古董”主持人,主持江苏卫视珍藏栏目《家有宝物》,无论在荧屏上还是生活中他都越来越流连于“秦砖汉瓦”、“六朝青瓷”、“明清家具”之间。
王刚应该算是个大名人了,但对于收藏,他却是个十足的“追星族”。看他那股乐此不疲的劲,一定会有戏。
王刚说人痴迷一种东西是很幸运的,它能让你忘记无聊和孤独。“古玩里承载着许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能够触类旁通,让人上瘾。往浅了说是一层窗户纸,往深了说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凝聚物,是一种民族精神。”
|